软件成本度量方法及CMMI V2.0研讨会在全国多地进行


近期,由赛宝认证中心主办的软件成本度量方法及CMMI V2.0研讨会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多地进行,参会人员涉及政府、金融、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300余位CIO们与赛宝认证资深专家共同探讨了软件成本度量方法及CMMI V2.0

赛宝认证中心专家团队就软件成本度量行业发展趋势软件成本度量体系建设经验软件成本度量方法CMMI V2.0的最新动态和要求等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解读和分享,现场气氛热烈,CIO们纷纷提出疑问,积极交流行业经验,大家都表示有所收获,同时对日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表达了期许。

 

软件成本度量的意义及基本思路

软件成本度量对各行各业均具有诸多社会意义,如:提高软件价值净化软件生态,促进良性竞争、提高软件组织盈利能力,帮助软件做大做强、杜绝重大预算浪费,使预算审批有据可依及结合过程改进,便于建立自主可控的软件研发成熟度模型,进行风险防控。据王卫东介绍,软件成本度量的基本思路是以规模、工作量、成本度量为基础,建立结构化的企业级数据库,形成过程能力基线和过程性能模型,根据度量目标进行闭环管理,持续改进。

 

软件成本度量规范解读及应用案例分享

2013年工信部发布《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行标,此为业内现行标准。2015年该行标被国家计划升为《软件与系统工程 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国标并即将完成审批。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主要是利用功能点方法并采用国际标准进行规模估算,再基于基准数据建立模型,引入调整因子进行工作量估算,最后参照行业数据,采用基准比对方法进行成本估算。

国际功能点标准常用为IFPUG、NESMA、COSMIC,吴小庆指出业内主推NESMA。在解决早期估算的难题上,国内某知名银行A的软件成本度量体系导入经验具有参考价值,结合NESMA并在早期估算中引入快速功能点,提高了估算方法效率。针对调整因子涉及主观性的问题,国内某知名银行B先确定产品线,由专家小组进行打分后直接使用,避开了主观环节,该实践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图:软件成本度量方法及CMMI V2.0研讨会现场


CMMI V2.0最新动态和要求解读

当前,软件开发流程管理主要有以下趋势:国内企业软件开发流程日益规范化,企业以定制化流程为主,以满足自身特点和业务需要;SCRUM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外部市场变化的行业;DevOps(集成开发与运营)盛行,其主要通过自动化基础设施,自动化流程和持续测量应用性能来改进合作和生产力,提高稳定性和企业效率。

在这种变化趋势下,CMMI V2.0 产品家族中引入了PCMM的内容和View的概念,在整体结构上更强调实践,每个PA中的实践按照级别进行组织。在制度化方面,关注组织层面,减少重复实践,以治理和实施基础实践代替通用实践。最终,CMMI V2.0增加了实施的灵活性,明确了对敏捷方法的支持,减少了冗余内容、实施和复审成本,强调了改进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提高了评估门槛。

图:软件成本度量方法及CMMI V2.0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