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也能助力双碳 用好这个平台就对了!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社会对绿色低碳的关注更多集中在企业层面,但个人碳减排不容忽视,据了解,消费端的碳减排已成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曾于2021年5月发表的《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中指出,我国大约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消费端占53%。随着环境保护、低碳消费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绿色行为社会做贡献。

 

政策引导,载体赋能,低碳实践机制基本形成

早在2015年,广东就已出台全国首个促进中小企业、家庭和个人碳减排的创新性碳普惠制度《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碳普惠制是指为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并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

 

机构支撑,平台助力,低碳行为商业价值初现

2016年, 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下,赛宝设立了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并负责搭建并运营“碳普惠服务平台”。2018年后该平台由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指导运营。

2022年,赛宝认证在“碳普惠服务平台”基础上,创新开发了“碳中和普惠服务平台”小程序,个人、组织可在小程序中计算碳排放量,并使用碳减排量抵消,实现碳中和。

依托“碳普惠服务平台”,市民开展相应低碳行动后,平台将获取用户低碳行为数据并进行减碳量量化核算,根据减碳量向用户发放碳币,碳币可以在平台兑换商品和商业优惠,开展碳中和等。

目前,该平台上共计有16种行为可以获取碳币。低碳行为数据获取类型包括与支付宝系统实现互通,提取公众公交地铁等支付数据;与共享平台、旧物回收等运营商合作,获取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微信步数、旧物回收等数据;平台还陆续获取了公众购买零碳产品、参与志愿者低碳活动低碳行为数据。


完善机制,科学核算,推进个人低碳行为市场化

 

与单纯鼓励低碳行为不同,个人碳普惠制交易机制的完善成熟和推广难点在于发布统一的个人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即个人低碳行为所带来的碳减排量如何被公允计算。

2023年3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由赛宝认证中心支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编制的《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办法》提出鼓励选取具有广泛公众基础和数据支撑、体现生态公益价值的、本市重点推广的或示范性较强的低碳行为开发形成广州市碳普惠方法学。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可编制广州市碳普惠方法学,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申报。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地市碳普惠方法学、机制的逐渐完善和碳计量技术手段的升级,个人低碳行为累计的碳减排量交易指日可待。

 

 

“低碳权益,人人共享”还在等什么?快来加入我们吧!



关键词: 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