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软件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汽车软件产业总规模为214亿元人民币,2022年总规模为264亿元人民币。2023年,全球汽车软件定制市场有望达到280亿美元,汽车软件价值占车身价值比例将达60%。
在3月22日于上海举办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长三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赛宝认证中心的资深专家顾剑洋介绍,近十年来,全球车辆电子电气架构已完成由分布式独立功能控制器,到功能集成、高性能控制器的域控制架构再到集中计算、区域链接的集中计算架构的演变,车辆也由电控车发展到了智能车,预计到2025年,汽车软件代码量将达到5亿行。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一个数据中管中窥豹,某知名车企近千名研发人才中,50%集中在软件开发、电子、计算机、数学、统计等专业,从事人工智能、电子架构及软硬件开发、信息系统安全、智能驾驶、网联、汽车后市场等工作。软件人才的集聚,充分表明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开发能力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新的商业模式对主机厂和供应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2022年至今,受年底冲量及春节假期、汽油车产能过剩等因素叠加,车企开启了“自杀式”降价的血泪之年,但是一味单纯的降价并非良性举措,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这为更多车企加速打造软实力提供了契机。相对于单纯降价模式,不少车企推出了权益增值活动,它们并没有选择单纯的降价模式,而是在部分降价的同时,增加“权益”,这些权益中,有不少涉及科技特色、软件服务。同时,一些造车新势力开启的硬件标准化、软件付费模式,正在成为新的主流。顾剑洋介绍,随着软件在汽车中的比重和复杂程度的增加,汽车软件质量问题成为了汽车召回事件中增长最快的因素之一,汽车软件研发能力提升方法便被提上议程。他以汽车的自动驾驶为例,建议车企采用“1+3”的标准模式为软件开发质量保驾护航。其中“1”指的是ASPICE ,全称是“Automotive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apacity Determination”,由欧洲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制定的面向企业行业软件开发流程的参考模型和评估模型,旨在改善和评估汽车电子控制器的系统和软件开发质量。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保证电子系统的安全功能在各种严酷条件下避免失效,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电子部件质量等问题导致的召回风险,避免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ISO21434网络安全标准提供帮助车企应对信息安全威胁的方法,为汽车企业自动驾驶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提供指导,进而使汽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提升安全保障。ISO21448预期功能安全标准是针对智能驾驶领域具有环境感知或复杂算法的系统的安全标准,可最大程度规避零件失效之外的安全风险。如果在过去,软件只是汽车的一部分,那么现在,软件的水平则决定了汽车的价值。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得软件者得天下。越来越多的车企、零部件厂商以及科技公司开始投入智能汽车的研发当中。百度提出,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是决定未来汽车的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技术,而不再是汽车的马力大小,是否真皮沙发座椅,机械性能好坏。汽车生产的技术壁垒也从整车和零部件的集成转变为代码研发的能力的比拼。是软件就会涉及安全,在这当中,更先进的标准为软件安全保驾护航。顾剑洋介绍,赛宝认证中心自1998年获得三大汽车公司授权开展QS9000认证开始,在汽车行业已深耕24年。在软件质量方面,自2000年始中国引入CMMI评估开始至今,赛宝认证中心已经为超过2000家软件企业辅导软件流程改善及能力认证,并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富有赛宝特色的科学方法论,用以指导车企的能力提升改进工作。通过针对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认证、评估、过程改进等专业技术服务和认证,赛宝认证中心助力打造汽车软件实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硬指标,帮助传统车企、零部件厂商和致力于投身汽车行业的科技公司在汽车新赛道上持续狂飙!